遠程醫療與數碼健康

疫情肆虐,在此期間遠程醫療受到廣泛關注。居家令使全球大量人口宅在家,促進與醫生遠程溝通及實現患者監測的科技變得更重要1。有美國醫療保健提供者報告,自疫情爆發以來,遠程醫療接診量(即患者透過語音或視訊聊天與醫生聯絡的接診數量)增加了 175 倍2。此外,疫情對全球醫療保健系統帶來的壓力揭示了透過更有效地利用科技及數碼化來實現醫療現代化的廣泛機會。

擴大醫療保健覆蓋面

全球半數人口缺乏基本的醫療服3。其中部分原因在於所處地理位置偏遠、與醫療保健資源或專業人員距離遙遠。4 遠程醫療有助於將基本醫療服務延伸到這些人。

自 2010 年以來,美國鄉村地區關閉了 120 家醫院,而在這些地區中,遠程醫療頗受歡迎並初見成效5。根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NPR) 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有 24% 的鄉村成年人表示曾使用遠程醫療,其中 90% 的人表示滿意6。為了使個人及醫療保健系統兩方面都受益,採用鄉村遠程醫療能夠限制從鄉村向較發展地區急診室轉診的患者人數7。可是,鄉村地區沒有寬頻網絡是實行的限制之一,但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 於 2020 年 7 月承諾投入 2 億美元用於改善鄉村遠程醫療基礎設施,對有關服務而言有正面作用,亦有助於高速網絡及 5G 技術的普及8

遠程醫療技術在全球偏遠地區亦存在類似機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皮膚病十分常見,但皮膚科醫生卻很稀缺,研究人員因而建立了一個遠程皮膚科服務行動。在他們的努力下,診斷了 49% 患有炎症性皮膚疾病的患者,並獲得了 81% 本地醫護人員的積極回應9。無國界醫生在索馬里亦實施了一個類似的遠程醫療計劃,在為期一年的遠程諮詢中,有 56% 的諮詢增加了重要診斷,25% 的人具有致命病症10。截至目前,儘管許多偏遠地區缺乏大規模部署該技術的網絡基礎設施,但全球互聯網利用率仍在持續上升。

經濟條件亦是導致人們放棄治療的原因之一。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中,有 17% 的成年人表示財務方面的考慮是導致其醫療需求未獲滿足11,而遠程醫療便有助於降低該等成本。在美國,醫療保險提供商 Anthem 將遠程醫療就診的總共付額降至 5 美元,而現場初級保健就診則為 25-35 美元,可見兩者的差距懸殊12。一次過問診的即時價值顯而易見,但是後續跟進帶來的綜合成本節約可能帶來成本節省,從而對患者尋求醫療保健的無差別曲線產生積極影響。

總體而言,美國退伍軍人醫療協會估計每位參加遠程醫療的患者每年可節省 6,500 美元13。如加上出行費用,則可以節省更多。1996 年至 2013 年間,加州大學戴維斯醫療系統發現,遠程醫療為患者節省了合共 290 萬美元的直接出行成本及 9 年的交通時間14。儘管平價意味著提供者的單次服務使用成本降低,但總體成本節省、便利性以及滿足需求等優勢推動了遠程醫療的使用,足以彌補任何收入損失15

智慧治療,效果更佳

數碼健康工具正為醫療保健服務方式帶來革命性改變,並提供嶄新的解決方案以改善各個領域的醫療成效。療程依從性,即患者遵從醫生囑咐及治療的能力,就是其中一個領域。

療程依從性普遍為提供有效治療的主要障礙——不足 50% 的患者完全遵循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指導方案。16 有研究顯示,每年因為不依從療程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大約 125,000 人,佔美國住院人數的 25%。17 遠程醫療讓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並節省成本,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更特別適合需要持續監測的慢性疾病。

例如,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需要動態風險識別和及時干預來管理其身體狀況。在一項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使用遠程醫療的患者,相較於未使用遠程醫療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降低了 15% 至 56%(19 項研究中的 18 項)。18 另一項研究關注遠程醫療對於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加強用藥依從性的效果。結果顯示,六個月後,使用遠程醫療的患者群體更大可能達到用藥依從性。19

物聯網 (IoT) 醫療設備、聯網可穿戴設備及自我匯報的流動健康應用程式進一步拉近了醫療保健提供者與患者之間的現實距離,在傳統醫療院所以外的地方亦可進行監測。2017 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 批准了一款內置感應器的可食用藥丸,用於治療成年人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第一型躁鬱症及抑鬱症。藥丸會同步至可穿戴貼片,然後與智慧手機進行溝通並產生服藥情況的相關資訊,對患者及醫療保健提供者均十分有用。20

除依從性監測之外,這種技術還可以讓醫生遠距離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及獲取重要資訊。遠程重症監護病房 (eICU) 配備大量聯網設備,包括攝影機、呼吸機及監視系統,追蹤體溫、血氧飽和度、心電圖、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徵。數據顯示,這些中心可以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15-60%,平均住院時間平均縮短 30%。21

在較小的規模上,自我管理的聯網醫療設備可以為醫生提供類似資訊,同時可賦予患者自我護理的控制權,對於終身慢性疾病(如 1 型糖尿病)的治療尤其重要。以往,這種病症需要密切監測血糖水平及管理胰島素用藥。但現在配備物聯網的連續血糖監測儀 (CGM)及胰島素泵等設備,大大簡化這一過程,並可自動檢查血糖水平,發放預測劑量的藥物,並以可存取方式整理健康相關數據。22

將以上設備、健康應用程式等收集到的數據,與基因組資訊及更大型醫療系統的數據結合,可以發揮預防疾病的功能。人工智能 (AI) 可以對這些數據加以利用,找出既定模式以達到精準治療及智慧診斷。截至2020 年 1 月,FDA 已批准超過60種不同的 AI 演算法作醫療用途,當中主要是分析醫學掃描及圖像的演算法,包括分析甲狀腺結節特徵、發現肝臟和肺部病變以及檢測乳癌的算法,準確度與放射科醫生不相伯仲。23

 

結論

遠程醫療及數碼醫療可以縮短地理上的距離,降低經濟上的負擔,使醫療保健造福更多人,從而為大規模採用提供機會。該技術有機會徹底改變治療方案、改善患者治療成效,並簡化醫療保健系統。

我們認為,提供服務以數碼媒介將醫患聯繫起來的公司,以及開發聯網醫療保健設備、從事醫療保健分析領域及/或管理數碼化領域的公司,將受惠於這一主題的興起。